近日,笔者获悉,在2015年度苏北科技专项(富民强县)中期考核中,我县在全省37个县(市、区)中排名第四,名列全市6个县(区)第一。近4年,我县共获批苏北科技专项(富民强县)重点县或重点支持3次。
据了解,苏北科技专项是省科技厅为了支持苏北五市科技创新项目划分的一类专项,旨在围绕科技特色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培育、壮大一批县域特色支柱产业,带动农民致富、财政增收,实现民富县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县科技局认真研读项目申报指南,立足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以珍稀菌种引进、液体菌种选育更新、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创新、深加工及规模化生产、菌渣综合利用、公共服务平台创建等为切入点,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支持食用菌产业快速长足发展,效果显著:去年,全县各类鲜菇产量达45万吨,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12.5%和17.1%;食用菌企业吸纳就业1.9万余人,辐射带动农民增收8.7亿元,30余家食用菌企业与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连云港市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加强合作,协同创新,共同向上争取涉菌产业项目19个,获得无偿补助资金1511万元,8家食用菌企业还申领了年度的“科技创新券”,可见食用菌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已名副其实,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通过苏北科技专项的引导及辐射带动,我县菌菇企业不断做强做大。市级重点项目裕灌产业园累计投资10亿元,用地1032亩,新投产的2栋标准化出菇房,种植面积约5万平方米,且2万平方米的罐头加工车间也建成投产,可年产2.5万吨果蔬罐头;龙头企业建设成效突出,2015年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目前涉菌企业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1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17家),占我县食用菌企业总数的4/5;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迅速,目前我县食用菌企业已创建2个省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2家省民营科技企业,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市级农业科技型企业。
我县通过大力推广灵芝、白灵菇、海鲜菇等珍稀食用菌品种,使珍稀菇类占比大幅提升,目前年产双孢菇、草菇、灵芝等珍稀菇类5.8万吨,占鲜菇总产量的12.9%,同比增长61.3%;菌渣转化利用率进一步提高,2015年全县新增菌渣转化处理企业5家,年转化处理菌渣4.9万吨,占菌渣总量的10.9%,同比增长118%;我县瑞升食用菌等9家企业自主投入2900余万元开展菌渣二次利用、菌包节本增效、高产技术集成、菇房技术改造等课题研究,寻求企业转型方向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5年,我县引进液体菌种制备栽培工艺、菌渣二次处理工厂化生产技术、食用菌安全生产防控技术、秸秆基质栽培杏鲍菇新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助推食用菌产业的提档升级。全县共引进食用菌新品种7个,较常规品种平均增产8%以上;吸收转化了海鲜菇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秀珍菇工厂化栽培新技术等关键技术8项;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4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新技术及新装备集成与推广”、“食用菌安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推广”获第七届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杏鲍菇周年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食用菌规模化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李敏 路成)